近日,针对“团队缩减”的市场传闻,天星数科发布回应予以否认。该回应称,天星数科团队不存在缩减的情况,只是在去年进行相应的架构调整。
据移动支付网了解,天星数科在2021年第四季度进行组织架构的调整,将相关业务线整合形成数字产业金融部和数字零售金融部两个板块。而在数字零售金融部下,再设信贷科技业务部、综合业务部、支付业务部及国际业务部。
具体到具体产品的调整,天星数科个人信贷业务,背后实际提供方已从小米小贷转为小米消金公司提供。针对小贷业务整合,天星数科业迅速回应了媒体,表示小米消金正在有序承接天星数科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
公开资料显示,小米消金全称为重庆小米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是一家经中国银保监会批准,由小米集团联合重庆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共同发起设立的全国性非银行金融机构。小米消金于2020年1月获得筹建批复,并于同年5月获开业批复,是全国第二十六家开业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
按照设想,小米消金将围绕用户日常消费金融需求,开展旅游、家装、教育、3C等不同场景拓展,覆盖用户线上、线下消费需求,构建现金分期、消费分期、循环贷等形态的普惠金融产品矩阵。值得注意的是,开业至今小米消金尚未上线独立App,面向个人消费者则主要通过微信公众号展业。此番承接天星数科个人信贷业务,也可以理解为小米消金的展业渠道得到拓展。
数据显示,小米消金去年累计放款超过150亿,服务用户超130万。截至目前,小米消金共取得50家银行等金融机构授信,合作银行包括交通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中信银行等。
根据持有小米消金30%股份的重庆农商行去年三季报数据,在“享有联营企业利润的份额”一项中,重庆农商行当季亏损164.4万元,前三季度年累计亏损合计2124.2万元。由于小米消金为重庆农商行唯一联营企业,结合30%的持股比例来计算,小米消金2021年三季度亏损为548万元,去年三个季度累计亏损额则超过7000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在消金公司阵营里,最赚钱的还是银行系(由银行主导)消金公司,比如招联消金、兴业消金等。其余消金公司非银行系消金公司,比如捷信消金、苏宁消金在竞争中就渐落下风。而备受关注的蚂蚁消金首份业绩同样为巨额亏损,数据显示,自2021年6月4日成立起至2021年9月30日,蚂蚁消金实现营业收入2.91亿元人民币,税后净亏损额为5.2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番小米消金确定承接天星数科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此前,蚂蚁消费承接原属于蚂蚁两家小贷的花呗、借呗业务。
2021年4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再次联合约谈蚂蚁集团,明确提出了五个方面的整改要求,其中第四点为“严格落实审慎监管要求,完善公司治理,认真整改违规信贷、保险、理财等金融活动,控制高杠杆和风险传染”。这可以理解为,监管认定蚂蚁集团此前的信贷业务存在违规行为,花呗、借呗这两大消费信贷品牌自然无法置身事外。
近年来,金融科技监管环境大变。不久前,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金融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坚持金融业务与非金融业务严格隔离,厘清科技服务与金融业务边界,防范借科技名义违法违规从事金融业务。当所有的金融活动被依规纳入监管,业务边界进一步被厘清,金融科技领域的监管套利问题会得到部分解决。
在此大环境下,除蚂蚁集团外的其他金融科技平台自然也不能放任不管。去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联合对十多家从事金融业务的网络平台企业进行监管约谈,天星数科也在其中。有消息表明,监管要求其他平台对照蚂蚁集团约谈内容进行自查整改。
在“互联网尽头是借贷”的环境下,染指个人消费贷业务的平台确实很多。不排除在天星数科主动对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进行整改后,更多平台会跟进整改。
本文综合整理。发布者:pos139,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pos96.com/html/4002.html